一想到自己大概又會用「沒有想到我竟然會這樣做」來開場,就覺得暈眩到乾脆丟筆別寫算了。但確實是……對於貓先生上癮的重症患者如我,在這一年內竟然沒有飛去夏天的音樂節,也沒有闖進任何法國小城鎮的表演場地,最後反而又回到當年以為從此與Libs說再見的城市,在六年之後幾乎相同的日期,帶著懷疑的心情(如果要我誠實的說,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來),迎接某個不知道會得到什麼感想的夜晚。
可見這絕對不是期待見到偶像的心得 :p
所以我打算整篇以平時和朋友聊天所使用的暱稱來代表某人,當作全都是胡言亂語好了。(茶)
然而真的想不起來這些狀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了;對我來說那個叫做彼得的貓先生始終有如偶像一般地神祕,所以無論如何頹唐或者脫序,只要他悠悠晃晃地唱起歌來我便無可抵抗地心馳蕩漾不已;但是卡小拉就完全不同了,從他腦袋蹦出的那些天真念頭、搞笑動作、奇怪裝扮法則、醉醺醺的訪問或影片裡的一堆傻話……都讓我沒辦法嚴肅對待這個人(笑)。說這種自以無事的話很過分但真的——他比較像是普通朋友而不是崇拜對象,所以雖然大多數人看到他的照片或影片時,總是「好帥好帥」的激動亂喊,我卻習慣忍不住抱怨他的穿著、取笑他的動作與說話、抗議那些未能堅持到底而浮動不定的錄音成果(某部份來說我還真的猜對了,從他的自傳得到驗證),不要臉的像是很熟似的——就算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真正認識。
於是所有流程都日常到過頭︰傍晚匆匆忙忙將電腦視窗裡的工作檔案暫時告一段落、跟msn上的朋友說再見、和友人約好散場的見面地點,然後便迅速抓起外套衝上地鐵,並在幾乎開演前十分鐘才到達入口,眾人早已全數進場(可見順序番號無論是多少都與我無緣),隨後又在五分鐘內幸運地默默移動到視野極佳且肯定不會受到推擠的安全位置。僅能容納約莫七、八百人的場地真是太令人愜意了,表演幾乎準時開始,沒有暖場,而我甚至沒有中途晃神,笑著唱著跟著玩了一個多小時。最後也跟平常習慣一樣,緩慢地等到觀眾散得差不多之後才走下樓,在路邊點起菸,找尋正在等待的友人,開始討論起晚餐要吃什麼……
雖然才二度見面但是友人忍不住取笑我︰其實妳根本也很愛卡小拉(笑)。
對啊我承認今天真的很好玩,跟最初的擔心完全不一樣。我對於他的個人專輯裡那種受傷、悔恨、哀怨、無奈的形象始終不知該怎麼辦,或許因為我總覺得他明明可以寫出更好的歌,或是耐心一點完成更好的錄音。不過表演看到一半時發現大概可以這樣自圓其說︰就當這場演出像是一部電影,那麼在觴情慢歌之間穿插的熱烈舊歌全都像是觸景記憶似的說得通了。當然往日那些「在一起」的歌曲重現總是最為歡樂激昂,一旦切換至獨身失意場景,所有人也就跟著悄然靜默。
但我發誓從沒想過原來〈Je Regrette, Je Regrette〉是這麼適合開場的歌曲,〈Run With The Boys〉也非常符合這個夜晚大家一起出來玩耍的輕快寫照,不過第三首立刻就轉殺到〈Man Who Would Be King〉幾乎要讓我大喊作弊(何況一開始還沒頭沒腦突然冒出四小節的〈7 Deadly Sins〉吉他前奏害我以為會有驚喜)。
熱烈之後緩慢下來,〈Irony Of Love〉或許是我此行的唯一等待,像我這種時常抱怨最後卻還是站在這裡的傻氣行徑也許同樣很諷刺吧(苦笑),至於〈Shadows Fall〉還是可怕地提醒我始終獨身的悲慘事實,那些簡單到令人生氣的歌詞有時也會害我隱隱嫉妒某種被愛的幸福。
也跟影片裡見過的一樣,每當唱起慢歌,卡小拉總是習慣遠目,彷彿眼前的觀眾都不存在。不過今晚他實在非常開心,開心到大概所說的話比平常還多出一倍,動不動就是他那無空格式連成一串快速說完的英文(我懷疑大家聽懂了多少但反正結果都很嗨),不然就是舉杯大喊「かんぱい!」(果然學到很實用的一句話);發現有個觀眾大喊的「啊~」變成奇妙中斷的短音之後,他學著喊了好幾次(天哪這種好笑真難形容),甚至還把正要開始唱的下一首歌獻給這聲「啊」;台下有男孩對他喊著說旁邊朋友的名字叫做玫瑰,他竟然說喔喔我的名字也是玫瑰(想必大概誰把「バラ」唸起來跟他的姓幾乎一樣的笑話跟他說了吧)所以接下來這首歌送給你;第一次隨手把喝了一半的啤酒往台下遞之後受到熱烈反應,似乎覺得這樣很好玩,每次休息都把自己的飲料分給台下,還特別拿了裝得較滿的一杯希望大家傳著喝(結果到底怎樣了我完全看不到),稍後有個(男?)歌迷激動地表白爭取,他很貼心的(?)把自己喝過的那一端轉向對方且特別遞過去;每到換歌空檔就忙著又菸又酒讓他左手右手忙碌不已還自己碎碎唸地笑起來(fag and drink,fag and drink,fag and drink);至於他們那位看來非常羞怯的吉他小弟(平常我覺得各團的吉他技師都是沈穩老大哥),在某首歌都快唱完第一段了仍不得不衝上前去慌亂地調整那條不斷發出反餽雜音的吉他導線時,情緒被破壞的卡小拉忍不住瞪著他大喊著︰「你怎麼可以讓這種事情又發生一次~~」(某人抖)XD
原來最後我只記得這些亂七八糟的無聊小事啊!
對啊我承認那天真的很開心,至少我終於聽到了在專輯中摯愛不已的〈Irony Of Love〉,雖然說過百萬遍但它只被當作日版加送歌曲真的太可惜了;聽到了我認為DPT時期的最佳歌曲、他在自傳裡特別提到自己也非常滿意的〈Truth Begins〉;聽到了過分激昂並且這次沒有漏掉任何一世歌詞的〈9 Lives〉;聽到了Neil老師寫的〈The Fall〉,雖然還是偏愛專輯版,並且仍然不解為何現場演出非要改歌詞(我就是覺得原來那樣才合理嘛)。
Club QUATTRO跟我九年前曾造訪過的印象不同卻又相同,不同的是內部裝潢的部份變化(後來友人說確實這裡在數年前重新改裝),相同的則是那些舞台上的藍色投射燈,儘管我和九年前站在完全不同的位置,卻彷彿像是錯覺一般,那些光線仍然筆直地投往我的方向,無處可躲地照進我的雙眼。
如果問我未來還會不會再去看卡小拉的表演,我的答案絕對還是「不知道」。(笑)
就像當年去看Libs最終巡演那般地沒有預期,就像當年在台北看到DPT那般地沒有預期,就像普通朋友何時會見面那般地沒有預期(又再度不要臉的用了這種形容)。
說真的,如果可以的話,我比較想和他在倫敦小酒吧一起喝杯啤酒並且說說蠢話,哈哈哈。
所以這次結束後就不等待你了,親愛的卡小拉。
我只是需要跟不同階段的記憶說再見,只是沒有想到這次會是這麼歡樂的方式。
雖然個人專輯的那些歌曲我仍然沒有全部都喜歡,但至少,我們一起大聲合唱過,就算只有這麼一次也沒關係。
2010/11/30
Caral Barât @ Club QUATTRO, Shibuya
Je Regrette, Je RegretteRun With The Boys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
Carve My Name
She's Something
Deadwood
The Magus
So Long, My Lover
Up The Bracket
Irony Of Love
Death Fires Come at Night
What Have I Done
Death On the Stairs
Bang Bang You're Dead
***Encore***
9 Lives
France
The Fall
Shadows Fall
Time For Heroes
Truth Begins
Music When the Lights Go Out
Don't Look Back into the Sun
※並且,我依然深愛著這首歌︰
送給親愛的Chiaki,那個晚上我一直想著,多麼希望妳也在這裡 :)
※並且再並且,發現有人拍了影片可以用來做紀念真好︰
(( Read more...))
我當然沒有乖乖地追隨DC十幾年,隨手查詢一下,更發現DC的中文資料幾乎少得誇張,這到底怎麼回事?也搞不清楚他在英國到底算不算紅(叫好與叫座畢竟是兩回事)。所以拋卻創作背景不談,純就聽覺而言,某部份的DC當然是自溺的(並無貶意),那種幾乎意氣風發的神采,彷彿可以毫無窒礙地盡興發揮,音域的真假轉換再加上不時穿插唸白式的橋段,搭配慣常的弦樂編曲,唱來總是充滿戲劇感,歌詞亦像是一則又一則或長或短的小說故事;另外某部份的DC則幾乎充滿流行因子,歡愉、輕快、朗朗上口,幾首過往的主攻單曲皆是最佳例證;還有另一部份的DC極為溫柔且抒情,以最單純的方式述說著關於愛的感懷。


當Libs在2004年6月初於Infinity Club(現已關閉)參加名為〈Dirty Pretty Things〉的活動演出時(每次要解釋這堆名稱都很複雜),誰也沒想到那竟成為最後一次完整組合的公開活動。此後Carlos獨自帶著樂團繼續專輯宣傳。2004年底Carlos正式宣佈Libs停止所有公開活動(簡言之就是解散),從此之後兩人關係幾乎降到冰點。
2006年7月18日,兩人「剛好」都一起去看了來自洛城的樂團Tender Box於英國的首次演出,於是據說和團員們喝酒聊天耗了兩個多小時,也是分手之後的第二次再相見。當然這機緣大概不知又是怎麼搞出來的,否則又被NME拍到未免也太剛好了。 :p
繼續偏心路線,兩人年年都有不同名目可以入圍NME Awards。2006年拿下「最性感男人獎」的Peter,2007年3月1日則是帶著名模女友凱特摩絲一起出席頒獎典禮,更讓摩絲小姐當場賺進一座「最性感女人獎」(天曉得這到底跟音樂有啥關聯)。當時並無特別活動但同樣受邀出席的Carlos,理所當然地讓NME賺到第三次合照紀念。
不得不繼續讚揚NME如此盡心滿足大家對於兩人的八卦渴望。即使在尚未打算錄製個人專輯前,Peter便習慣每年不定時會安排多場個人演出,雖然早就宣佈2007年4月11及12日會在Hackney Empire舉行連續場次,但只選擇了前一晚的觀眾,肯定沒想到雖然票價相同,後一晚的觀眾卻能享受如此超值的愛意大爆發︰Carlos意外成為4月12日的特別來賓!事前完全乖乖封口不提的NME(據說是Carlos的要求︰如果消息事前走漏,他就取消演出),還是特別預告會在部落格進行現場連線報導,果然顯示此舉並不單純。
「他從來不回我電話,但這次他回了,並且覺得這是個好主意。」Peter這樣說。
2008年9月17日,Peter為倫敦時尚週舉行了小型私人演出,據說就在演出快結束前,有人在門口發現Carlos剛好出現而發出驚呼,於是就在眾人起鬨之下將他領上舞台和Peter「重聚」,兩人接連演唱了五首歌,更臨時起意在歌曲中夾雜翻唱Oasis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
NME繼續不忘偏心,而且這次偏心也偏得太明顯了︰2009年2月25日的NME Awards,立刻就讓Peter拿下「最佳個人演出藝人」——但是他的Solo專輯其實是3月16日才正式上市啊!
讓Libs從沒沒無聞到建立名聲,Rhythm Factory這個場地絕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於是2009年5月15日一場為了紀念過去為該場地安排節目、不幸意外過世的重要成員Johnny Sedassy的活動,獨缺貝斯手John的三人形態Libs,在shambles的演出之後決定接力上陣,並由shambles貝斯手Drew友情助陣,一共演唱六首歌。
剛邁入2010年1月,同時忙碌於首部舞台劇演出、東倫敦碼頭紀錄片旁白獻聲以及個人專輯準備的Carlos,便大力宣告自己今年太忙所以Libs重組一事「勢必要到2011年才會發生」。不過他的舞台劇場次尚未結束,3月底於efestivals網站就傳出Libs將會出席Reading與Leeds兩大音樂節的傳聞,後續更甚囂塵上將其狀態從「Rumour」提升至「To be confirmed」,繪聲繪影令全世界歌迷每天在討論區交頭接耳。按耐不住的Daily Star日報,率先於3月23日以團員密會照片肯定此項傳言,不過最後結論還是只有3月29日正式售票才會發表確認的樂團列表。
就在兩人初次破冰相見的地點,2010年3月31日,Libs在此正式舉行重聚後首次記者會,更在會後立刻進行半小時隨興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