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0, 2008

where all you skins and mods you get together, make pretend it's 1969 forever...

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半舊不新的人。

戀物成性、積習難改。於是在上次去朋友節目玩之前的準備工作裡,受到不少驚嚇,說驚嚇不過是忘性太嚴重,在房間挑三揀四的過程裡,不斷自言自語大呼小叫︰「搞什麼,我竟然有買這張?」「哇,原來這張我也有耶。」……這些物件東藏西躲的結論是,果然我能把房間變成倉庫,不是沒有原因的。




















然後說是無聊為了炫耀,所以挑了單曲小黑膠帶去給朋友看,是的,不能播放只供觀賞。(又不是電視錄影,我果然是神經病。)
七吋小黑膠真是我最愛的格式了,那種尺寸的大小與圖片與包裝,不管怎樣我就是愛不釋手,雖然容量有限播放也不便,但是同一單曲就算小黑膠多來幾個版本我絕對會乖乖就範照單全收。在少得根本談不上收藏的數量裡,特別偏愛的就有好幾件,例如Bernard Butler當年據說是官網會員才有的贈品小黑膠,照片彩碟外面搭配特製折上四道才能封口的透明膠套,利用圖層概念完成整體畫面設計;同樣是照片彩碟還有Muse單曲,排成一列光是展示就令人愉悅;另外也有柔軟輕薄幾乎接近透明投影片的雜誌贈品系(Suede與Shambles都有),甚至有些根本連裡面音樂都不認識就買下手了,例如曾在很久沒去的某小店敗到一張封面是手繪的抱著愛心的熊,只因前一次去該店時看到宣傳明信片上的圖樣然後嚷著說好可愛好可愛,下一次再踏進去時店長像是變魔術般突然就將那張黑膠本體交到我手上,當然免不了我又喊了一次哇好可愛好可愛……
接著翻找十二吋大黑膠時更加確定自己得了失憶症︰Low與Spring Heel Jack合作的那張EP直至現在都沒尋獲過CD版(飆價過高的拍賣物不算的話),但是完完整整的黑膠版根本一直躲在我的房間?我又是何時買下了GYBE與Piano Magic還在4AD時代的單曲黑膠?甚至連電台頭的現場專輯我都收了黑膠版但竟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可以想像在今年度必定遭遇的大型搬遷計畫中,肯定有更多除了唱片之外同樣完全被我遺忘的物品,會不斷破土見日。這種惡習,正如同我們這幾個月來,還不斷發現各種我媽以前買下但根本沒使用過的杯盤、文具、甚至罐頭與食品……(所以是遺傳?哈)

朋友那天看著那些彩碟,忍不住說︰「可見黑膠不死,它只是進化。」只不過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實在非常好奇,現在仍然不斷發行的那些國外單曲,到底還有多少樂迷會只因為一首沒聽過的b-side而下手?除卻像我這種歌迷本命的願打願挨不談,假若相提並論,像是電台頭最新的黑膠加CD大盒裝,怎麼看都比後來發行的單片來得誘人,就算你可能根本沒機會讓黑膠在唱盤上轉動;還有Shambles的第一張專輯,黑膠包裝所使用的紙質或是工於心計的亮膜效果,黑色碟盤上浮雕般的黑色團徽,轉換成CD版就失去那種講究的趣味……雖然這些聽起來比較像是職業病作祟的結論。

我有次在算出門時身上同時可以有多少數位產品︰手機、電腦、iPod、相機、隨身碟、MD或錄音筆……數位化的過程是逃不掉的,同樣的那些經典電影,我媽以前可以不厭其煩地買過VHS版隔幾年再買VCD版又隔幾年再買DVD版,同樣一些老專輯也從黑膠再買卡帶再買CD現在則都存進了電腦。科技進步讓儲存形態不斷改變,偶爾回過頭懷舊卻又覺得有點感慨?有時覺得自己是很矛盾的,雖然我也追逐最新的科技產物,不斷想換電腦換手機換隨身聽,但是我更喜歡手寫的信件、手工拼貼的圖樣、沖洗或印刷的相片,喜歡實體印刷的專輯可以簽名……在去年整理時翻出大學時代母親寫給我的信、錄給我的卡帶,一整箱泛黃的家庭相本,撫摸的觸感彷彿還留著親人當時所投注的心思,深深慶幸能夠擁有這些,甚至還跟老哥開玩笑說,會不會許久以後的人,因為這些倍速化的改變,當他們翻出歷史記錄,卻發現多年前長輩留下的文字與照片檔案,因為格式太舊而無法開啟?
但誰說不可能呢?比如說現在誰還使用1.44磁碟機?(我還有Zip機唷,只是現在只能養灰塵。)
「因為格式太舊而無法開啟」真是我覺得很悲慘的笑話。

理直氣壯地繼續躲在我的敗家倉庫裡,繼續因為重新尋獲的物件而感到幸福。我把那些翻出來的黑膠又堆回原來的位置,也許我又會忘記它們,但是它們始終都會存在。想起老大曾說,他想要把所有CD都儲存成數位格式然後全部清掉,再把同樣的專輯用黑膠一張張收回來。
「為什麼?」我問。
「沒什麼,因為無聊。」

好樣的,我喜歡這個答案。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