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照片的時候我又再度看見了六年前的那個夜晚,地下社會的舞台燈尚未亮起之前,在場所有的人全部跟著音響合唱著當天終於趕工完成的〈感官駕馭〉……
六年後我還是跟許多人一樣喜愛著這首歌的現場,而六年來的記憶,無論是於公於私、或是好的壞的,如果全部一次倒出來的話,大概整個溼漉漉的屋頂也裝不下吧。
我一定不會跟你討論關於這個樂團的「態度」,因為他們持續不變的行動力便已經是最好的說明;我也不會說這個團是如何「改變」我的生活,因為他們早已屬於我生活中的一部份。
慚愧(或說遺憾)的是,在他們演出巡迴場次最密集的過去一整年,卻是我參與和體驗他們現場最少的一整年,直到屋頂最終回,回頭計算竟然只看了個位數的場次;然而這一整年卻也是對於向來懶散安逸的我而言最意外動盪的一年︰辭掉了舊工作、遇上了大變故、搬回了舊房子、幾乎過分密集的旅行……
可能有時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他們的近況消息(反之亦然),但是Playlist一直有著那些旋律。
在多年前從曼城往伯明罕的長途巴士上,我聽著〈紅與藍〉;在自己過聖誕節的表演場地裡,最後一首歌總是慘情〈OK?〉(而且還連續兩年都這樣);在夜深台北的空蕩地鐵車廂,聽著當時還只有現場私錄版的〈夢歌〉;在香港往市區的機場快線上,聽見〈鐘聲行進〉;在盛夏午後的誠品台階上,聽見〈可能性〉……可以一直表列下去,像是不同場景都有著不同的主題背景音樂。
可能因為做了一些小事情就和大家一起開心,或是因為曾經犯過的錯誤而對大家感到抱歉。不變的仍是每當躲在觀眾席的遠處,看見燈光亮起來、聽見音樂喧鬧起來的時候,莫名又微妙地,忍不住發笑卻也忍不住感動。
(「感動」真是好俗氣的形容,跟「加油」一樣,但沒有什麼比這樣簡單的字眼更適合的了。)
還有一次該記下的,是在母親離世前兩天,當時其實已被暗示要有心理準備,於是深夜我一個人在醫院大門外的庭院發呆晃蕩抽煙,那段日子彷彿已經距離他們非常遙遠的我,在那個當下腦袋裡自動響起了〈耍堅強〉,像是自動播放系統一般將曲調在腦海裡從前奏唱到結束,雖然那應該是一首情歌但我瘋狂地想要聽到有人唱起那首歌,抽起第三支煙的時候想著從眼前經過的人都是要回家的吧,於是繼續默念︰「夜 又來試探我的極限/就算是寂寞作祟/就算是我的靈魂仍渴望安慰/不要再說/就這樣沈默/就這樣沈默地放了手……」
兩天之後的晚間,正在河岸留言的明明打電話來時我沒接到,數個小時之後我靠著水泥牆聽完錄在語音信箱裡的現場版〈木雕輪盤〉,那個時候我正在踏入另一種新的生活階段。
或許我只是,繼續發生又繼續消失,繼續偶爾頹靡偶爾又熱血沸騰。
離開屋頂之後,就表示另一個日出將會到來。
就算暫時被遮蔽了視線,就算現在還看不見。
而我仍想繼續依循著那縷飄渺不止的回聲,對著天亮說晚安。
(( Read more...))
Tuesday, August 26, 2008
Sunday, July 13, 2008
just tell me you've got faith in me, cause I've got faith in you...
(同步刊登於 im-no︰http://blog.roodo.com/im_no
特別感謝︰Babyshambles鼓手Adam Ficek)
在接連不斷的巡迴之中,除了表演以外,什麼是讓你最難忘的呢?
「當遇到表演場地大到幾乎與觀眾隔絕的時候,就是最痛苦的事情,大到彷彿可以在整棟建築物裡走上一整天還看不到半個人!」鼓手Adam回答,「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開始意識到原來我們已經變成一個大團了……」
這張現場專輯的標題《Oh! What A Lovely Tour》,同時也是巡迴當時即已定下的名稱,收錄Babyshambles於2007/12/1在蘇格蘭Glasgow表演場地 SECC Arena的演出紀實。這次主題巡迴,以幾乎不間斷的日期、連續跑了八個城市進行Arena(通常指圓形或四面環繞如競技場的大型場地)規模的演出,Glasgow則是最終場。選擇以這場作為發行內容,有什麼特殊原因嗎?Adam回答說︰「在蘇格蘭,我們始終有許多樂迷,並且當他們樂在其中時就會直接表現出來,因此基本上,我們相信那會是場既賣座又反應熱烈的演出。」如果由他來決定的話,會選擇哪一場?「Brighton(2007/11/25的演出),我覺得那是我們表演經驗中最緊湊也最穩健的一次,而且當晚還演唱了〈Pretty Sue〉!」(未發表的新歌之一,是Adam寫的!)
不過參加Babyshambles的演唱會是要賭賭運氣的,由於主唱Peter Doherty的各種負面記錄,加上狀況時好時壞,幾次演出現場無故缺席,讓歌迷又期待又害怕。雖然去年底發行第二張專輯《Shotter's Nation》之後,Peter似乎振作起來,也能在這場實況中看出他的改變,但其實這八場去年十一月底才舉行的演唱會,早在去年三月便已公佈日程並開放售票,甚至比專輯錄音時間(去年五月)還早排定,消息發布之時,令人完全無法預測八個月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無論如何,後來這次巡迴的順利完成,幾乎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不僅團員個個處在最佳狀態、第二張專輯令許多媒體刮目相看、場地也皆是一流之選,例如主場選在倫敦可容納數萬人的Wembley Arena,更加備受注目,對於Adam來說也是最難忘的一場︰「我始終認為那是當樂團真正『成功』之後才能登上的舞台,所以那次我非常緊張!」
與其說是一張Live專輯,不如說重點其實是DVD內的影片紀錄。舞台上擺放了沙發、檯燈、衣帽架、旗幟等等日常物件,彷若進入一個大型房間;以戰爭為主題不斷變換的大型投影幕背景,舞台旁還站著警察假人……這些細節都毫無疑問地非常shambles。曲目安排有如時光倒轉,導演運用巧思讓影片出現層次結構︰上半場接連不斷的歌曲皆出自第二張專輯《Shotter's Nation》以及EP《The Blinding》,團員們一致地西裝筆挺、認真集中,甚至顯得乖巧而收斂,四人間的互動、進歌或停頓的時間都十分協調而有默契,歌曲連接緊湊而無太多虛耗,直至〈Sedative〉,Peter第一次放下吉他,暗紅燈光搭配較隨性的節拍,讓情緒狀態漸次增強;中場轉入Peter慣常的acoustic時間,畫面突然切成黑白懷舊風格,抒情呈現自敘式歌曲〈Lost Art Of murder〉,意外延續的則是當天唯一屬於The Libertines的歌曲〈The Good Old Days〉,輕簡的彈唱與昔日對比令人淡淡哀傷,只是時間恆常前進不容許停駐,於是團員繼續在舞台稍側方開始「串場節目」︰以double bass、簡單鼓組,彷彿化身為小酒館的四重奏樂團,自在寫意地表現搖擺曲風的〈There She Goes〉,口琴聲蔓延迴盪,將意味著追尋美好國度的歌曲〈Albion〉特別獻給Amy Winehouse。
無論場地多大多小,Peter總是可以如此好整以暇地在舞台上做他想做的事,於是就見他坐在沙發上為自己倒好飲料,才起身走回舞台中心,畫面隨即恢復色彩;下半場的時間成為第一張專輯《Down In Albion》的重點回顧,隨著〈Pipedown〉的強勁節奏,shambles終於恢復他們向來狂放不羈的的躁動形象,導演Giorgio Testi在此段運用較濃郁的色彩光線與底片般的粗顆粒效果,快速變換的視角,讓氣氛顯得更為強烈沸騰,最末也最經典的招牌歌〈Fuck Forever〉,背後超大型歌詞字幕,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力跳動並且瘋狂大合唱,一起完成如同慶典般的最高潮。
最後一個問題我問了Adam︰表演的時候,哪一首歌總能讓你感到最愉快?他回答是〈Side Of The Road〉,「因為在那首歌之中,你能真正地完全釋放。」謝謝親切的Adam,回答這些簡單問題的時候,他們正在進行近期的巡迴演出,就彷彿是在新的旅行中,回憶著過去的旅行記憶。雖然Babyshambles繼續著不安定的因子,不可預知的事件繼續發生,但他們繼續在路上,如同影片最後散場畫面出現Vera Lynn演唱的〈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There'll be love and laughter and peace ever after. Tomorrow just you wait, and see. 無論未來究竟是如何,這段美好的巡迴紀錄,為我們留住曾經如此認真努力的Babyshambles。
---
Babyshambles
Oh! What A Lovely Tour LIVE DVD & CD
Parlophone (2 Jun 2008)
(( Read more...))
特別感謝︰Babyshambles鼓手Adam Ficek)
在接連不斷的巡迴之中,除了表演以外,什麼是讓你最難忘的呢?
「當遇到表演場地大到幾乎與觀眾隔絕的時候,就是最痛苦的事情,大到彷彿可以在整棟建築物裡走上一整天還看不到半個人!」鼓手Adam回答,「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開始意識到原來我們已經變成一個大團了……」
這張現場專輯的標題《Oh! What A Lovely Tour》,同時也是巡迴當時即已定下的名稱,收錄Babyshambles於2007/12/1在蘇格蘭Glasgow表演場地 SECC Arena的演出紀實。這次主題巡迴,以幾乎不間斷的日期、連續跑了八個城市進行Arena(通常指圓形或四面環繞如競技場的大型場地)規模的演出,Glasgow則是最終場。選擇以這場作為發行內容,有什麼特殊原因嗎?Adam回答說︰「在蘇格蘭,我們始終有許多樂迷,並且當他們樂在其中時就會直接表現出來,因此基本上,我們相信那會是場既賣座又反應熱烈的演出。」如果由他來決定的話,會選擇哪一場?「Brighton(2007/11/25的演出),我覺得那是我們表演經驗中最緊湊也最穩健的一次,而且當晚還演唱了〈Pretty Sue〉!」(未發表的新歌之一,是Adam寫的!)
不過參加Babyshambles的演唱會是要賭賭運氣的,由於主唱Peter Doherty的各種負面記錄,加上狀況時好時壞,幾次演出現場無故缺席,讓歌迷又期待又害怕。雖然去年底發行第二張專輯《Shotter's Nation》之後,Peter似乎振作起來,也能在這場實況中看出他的改變,但其實這八場去年十一月底才舉行的演唱會,早在去年三月便已公佈日程並開放售票,甚至比專輯錄音時間(去年五月)還早排定,消息發布之時,令人完全無法預測八個月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無論如何,後來這次巡迴的順利完成,幾乎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不僅團員個個處在最佳狀態、第二張專輯令許多媒體刮目相看、場地也皆是一流之選,例如主場選在倫敦可容納數萬人的Wembley Arena,更加備受注目,對於Adam來說也是最難忘的一場︰「我始終認為那是當樂團真正『成功』之後才能登上的舞台,所以那次我非常緊張!」
與其說是一張Live專輯,不如說重點其實是DVD內的影片紀錄。舞台上擺放了沙發、檯燈、衣帽架、旗幟等等日常物件,彷若進入一個大型房間;以戰爭為主題不斷變換的大型投影幕背景,舞台旁還站著警察假人……這些細節都毫無疑問地非常shambles。曲目安排有如時光倒轉,導演運用巧思讓影片出現層次結構︰上半場接連不斷的歌曲皆出自第二張專輯《Shotter's Nation》以及EP《The Blinding》,團員們一致地西裝筆挺、認真集中,甚至顯得乖巧而收斂,四人間的互動、進歌或停頓的時間都十分協調而有默契,歌曲連接緊湊而無太多虛耗,直至〈Sedative〉,Peter第一次放下吉他,暗紅燈光搭配較隨性的節拍,讓情緒狀態漸次增強;中場轉入Peter慣常的acoustic時間,畫面突然切成黑白懷舊風格,抒情呈現自敘式歌曲〈Lost Art Of murder〉,意外延續的則是當天唯一屬於The Libertines的歌曲〈The Good Old Days〉,輕簡的彈唱與昔日對比令人淡淡哀傷,只是時間恆常前進不容許停駐,於是團員繼續在舞台稍側方開始「串場節目」︰以double bass、簡單鼓組,彷彿化身為小酒館的四重奏樂團,自在寫意地表現搖擺曲風的〈There She Goes〉,口琴聲蔓延迴盪,將意味著追尋美好國度的歌曲〈Albion〉特別獻給Amy Winehouse。
無論場地多大多小,Peter總是可以如此好整以暇地在舞台上做他想做的事,於是就見他坐在沙發上為自己倒好飲料,才起身走回舞台中心,畫面隨即恢復色彩;下半場的時間成為第一張專輯《Down In Albion》的重點回顧,隨著〈Pipedown〉的強勁節奏,shambles終於恢復他們向來狂放不羈的的躁動形象,導演Giorgio Testi在此段運用較濃郁的色彩光線與底片般的粗顆粒效果,快速變換的視角,讓氣氛顯得更為強烈沸騰,最末也最經典的招牌歌〈Fuck Forever〉,背後超大型歌詞字幕,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力跳動並且瘋狂大合唱,一起完成如同慶典般的最高潮。
最後一個問題我問了Adam︰表演的時候,哪一首歌總能讓你感到最愉快?他回答是〈Side Of The Road〉,「因為在那首歌之中,你能真正地完全釋放。」謝謝親切的Adam,回答這些簡單問題的時候,他們正在進行近期的巡迴演出,就彷彿是在新的旅行中,回憶著過去的旅行記憶。雖然Babyshambles繼續著不安定的因子,不可預知的事件繼續發生,但他們繼續在路上,如同影片最後散場畫面出現Vera Lynn演唱的〈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There'll be love and laughter and peace ever after. Tomorrow just you wait, and see. 無論未來究竟是如何,這段美好的巡迴紀錄,為我們留住曾經如此認真努力的Babyshambles。
---
Babyshambles
Oh! What A Lovely Tour LIVE DVD & CD
Parlophone (2 Jun 2008)
(( Read more...))
Saturday, June 07, 2008
cause dealing with the real world is sometimes not too fun...
在聽了超過兩個月之後,我遲遲不知道怎麼形容對這張專輯的心情。
Fyfe說︰「樂評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因為即使是好評,他們看待音樂也是用分析的角度。」關於這張專輯能查到的媒體評論非常兩極,要不就是給予接近滿分,要不就是慘澹到只有一兩顆星;記者繼續問著,你是否希望自己沒有被那樣評論,讓大家直接去聽你們的音樂?
「最接近的狀態,」Fyfe說,「就像假設你的女友問你『你為什麼愛我呢』,你實在無法列舉各種事物、或者做出接近感覺的解釋,恨一個人也是,而這正如同與我們的專輯相處。我猜很多樂評人(寫文章之前)只聽了一遍。但只聽一遍是無法理解的,很多我們喜歡的專輯,聽第一遍時都沒什麼感覺,有些可能有,但是普遍來說,許多聽第一次覺得驚艷的專輯通常都是我後來不會常聽的。如果像是Neil Young、Bob Dylan、The Fall或 Tom Waits之類的,第一次聽的時候我可能只喜歡一兩首歌,但是會有某種什麼讓你想一再重複,直到第四次,你已經深深為之著迷。」
儘管如此,如果套用這種邏輯,當時我對第一張專輯遲來的一見鍾情,並沒有再次發生。對於新專輯的感覺,始終停留在『我想我應該很喜歡你,但還沒有愛上你,請再給我一點時間好嗎』的曖昧狀況裡,結果一轉眼就是兩個月。而這段時間裡,自閉幾乎成為生活的主軸,對許多事感到不確定,卻沒有太多解決的力氣。
(但越是任由歌曲流動而置之不理的時候,真正聽進去的歌詞越是容易出現關鍵句接力,非常適合近期生活寫照︰「今晚你不出來嗎?」/「這世界上沒有事情能讓你開心嗎?」/「沒關係,真的沒關係,今晚跟我一起出來吧」……)
不過,對我而言,現在終於可以這樣分辨︰《Through The Windowpane》,其實是從窗外往內看,一些極為內縮自省、私密如日記般的生活觀點;《Red》,卻是一場派對,而且是那種當你越是不能離開不能拋棄的壓抑狀態下,越容易就乍然做出頭也不回什麼都不管而遠走高飛的勇敢決斷。
「紅色兼具停止與開始的意味——在交通號誌上,紅燈代表『停!』,但在錄音時,紅燈亮起則表示『開始吧!』」Fyfe繼續說,「不過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所在,(取這個專輯名稱)只是一種直覺而已。」
新專輯顯然是經過收整的,Fyfe的歌唱仍然真假音階玩得盡興,卻不再那麼浮顫危殆,好像隨時會飛往遠處而失去蹤影的風箏。就像許多關於「樂團的第一張與第二張專輯」的無窮爭論——這些收整使他們更顯整齊成熟,卻少了原本的恣意奔放或說實驗精神,像是有人預先劃上一條界線,為了避免超越反而顯得小心侷促——儘管第二張的歌曲都錄得實在好聽、容易接近,兼備所謂的沈穩與風範,然而聽慣舊歌的人很難不做比較,特別當你正好偏愛的是不受規範、深沈且又激情的那部份時。
巧的是別家記者剛好問了類似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專輯,」Fyfe回答,「很多人偏好樂團的第一張專輯,但是也有很多以前不喜歡我們的人,現在喜歡我們。無論我們在第一張專輯裡做了些什麼——那都已經做完了,沒理由再給大家同樣的東西。就像去拍一部電影的續集,通常都不會比原來的更好。」
直到朋友寫完看了表演的心情之後,那個夜晚,我突然明白了︰有時候你想要認真地辦一場作品展,於是將你自身的藝術性格發揮到極致,希望能夠表達你所有的理念或慾望;但有時候,你只想開一場派對,掛上七彩的旋轉水晶燈球、換上華麗的衣裝,和許多人一起喝酒跳舞狂歡直到天亮,就算過程中也會偶爾感到無聊,或者隔天醒來發現睡在陌生男人的旁邊卻完全不記得發生什麼事,但回想起來還是很高興曾經擁有某些放縱的時刻……
儘管相較之下,顯然我偏愛從窗外窺探他人的生活,勝於加入一場斑斕歡愉的派對,因為越是喧鬧的場景我總是越容易不知所措,也難怪我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一直無法投入其中。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每天都同樣期待著更多假日、更多可以任性揮霍的閒暇時間,那麼我便開始稍微接近現在的Guillemots了,音樂那麼亮麗歡樂,歌詞卻仍然無奈蒼白,那些平凡生活中的錯誤愛情、傷人的言語、被最要好的朋友背叛、失去至親的人……「因為活在這個真實世界裡,有些時候並不那麼有趣*」。
但有些時候,我也同樣只想這樣簡單的問︰「今天晚上,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出來玩?**」
I hope you're happy
Feel really holy
Cos your godliness has taken every single thing I loved on earth tonight
-----
*歌詞引用自《Red》專輯中的〈Cockateels〉,這是我的私人推薦歌。
**歌詞與最末英文引用自《Red》專輯中的〈Kriss Kross〉
喔喔我應該這樣寫,他們是︰gUiLLeMoTS :))
http://www.guillemots.com/
Fyfe說︰「樂評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因為即使是好評,他們看待音樂也是用分析的角度。」關於這張專輯能查到的媒體評論非常兩極,要不就是給予接近滿分,要不就是慘澹到只有一兩顆星;記者繼續問著,你是否希望自己沒有被那樣評論,讓大家直接去聽你們的音樂?
「最接近的狀態,」Fyfe說,「就像假設你的女友問你『你為什麼愛我呢』,你實在無法列舉各種事物、或者做出接近感覺的解釋,恨一個人也是,而這正如同與我們的專輯相處。我猜很多樂評人(寫文章之前)只聽了一遍。但只聽一遍是無法理解的,很多我們喜歡的專輯,聽第一遍時都沒什麼感覺,有些可能有,但是普遍來說,許多聽第一次覺得驚艷的專輯通常都是我後來不會常聽的。如果像是Neil Young、Bob Dylan、The Fall或 Tom Waits之類的,第一次聽的時候我可能只喜歡一兩首歌,但是會有某種什麼讓你想一再重複,直到第四次,你已經深深為之著迷。」
儘管如此,如果套用這種邏輯,當時我對第一張專輯遲來的一見鍾情,並沒有再次發生。對於新專輯的感覺,始終停留在『我想我應該很喜歡你,但還沒有愛上你,請再給我一點時間好嗎』的曖昧狀況裡,結果一轉眼就是兩個月。而這段時間裡,自閉幾乎成為生活的主軸,對許多事感到不確定,卻沒有太多解決的力氣。
(但越是任由歌曲流動而置之不理的時候,真正聽進去的歌詞越是容易出現關鍵句接力,非常適合近期生活寫照︰「今晚你不出來嗎?」/「這世界上沒有事情能讓你開心嗎?」/「沒關係,真的沒關係,今晚跟我一起出來吧」……)
不過,對我而言,現在終於可以這樣分辨︰《Through The Windowpane》,其實是從窗外往內看,一些極為內縮自省、私密如日記般的生活觀點;《Red》,卻是一場派對,而且是那種當你越是不能離開不能拋棄的壓抑狀態下,越容易就乍然做出頭也不回什麼都不管而遠走高飛的勇敢決斷。
「紅色兼具停止與開始的意味——在交通號誌上,紅燈代表『停!』,但在錄音時,紅燈亮起則表示『開始吧!』」Fyfe繼續說,「不過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所在,(取這個專輯名稱)只是一種直覺而已。」
新專輯顯然是經過收整的,Fyfe的歌唱仍然真假音階玩得盡興,卻不再那麼浮顫危殆,好像隨時會飛往遠處而失去蹤影的風箏。就像許多關於「樂團的第一張與第二張專輯」的無窮爭論——這些收整使他們更顯整齊成熟,卻少了原本的恣意奔放或說實驗精神,像是有人預先劃上一條界線,為了避免超越反而顯得小心侷促——儘管第二張的歌曲都錄得實在好聽、容易接近,兼備所謂的沈穩與風範,然而聽慣舊歌的人很難不做比較,特別當你正好偏愛的是不受規範、深沈且又激情的那部份時。
巧的是別家記者剛好問了類似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專輯,」Fyfe回答,「很多人偏好樂團的第一張專輯,但是也有很多以前不喜歡我們的人,現在喜歡我們。無論我們在第一張專輯裡做了些什麼——那都已經做完了,沒理由再給大家同樣的東西。就像去拍一部電影的續集,通常都不會比原來的更好。」
直到朋友寫完看了表演的心情之後,那個夜晚,我突然明白了︰有時候你想要認真地辦一場作品展,於是將你自身的藝術性格發揮到極致,希望能夠表達你所有的理念或慾望;但有時候,你只想開一場派對,掛上七彩的旋轉水晶燈球、換上華麗的衣裝,和許多人一起喝酒跳舞狂歡直到天亮,就算過程中也會偶爾感到無聊,或者隔天醒來發現睡在陌生男人的旁邊卻完全不記得發生什麼事,但回想起來還是很高興曾經擁有某些放縱的時刻……
儘管相較之下,顯然我偏愛從窗外窺探他人的生活,勝於加入一場斑斕歡愉的派對,因為越是喧鬧的場景我總是越容易不知所措,也難怪我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一直無法投入其中。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每天都同樣期待著更多假日、更多可以任性揮霍的閒暇時間,那麼我便開始稍微接近現在的Guillemots了,音樂那麼亮麗歡樂,歌詞卻仍然無奈蒼白,那些平凡生活中的錯誤愛情、傷人的言語、被最要好的朋友背叛、失去至親的人……「因為活在這個真實世界裡,有些時候並不那麼有趣*」。
但有些時候,我也同樣只想這樣簡單的問︰「今天晚上,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出來玩?**」
I hope you're happy
Feel really holy
Cos your godliness has taken every single thing I loved on earth tonight
-----
*歌詞引用自《Red》專輯中的〈Cockateels〉,這是我的私人推薦歌。
**歌詞與最末英文引用自《Red》專輯中的〈Kriss Kross〉
喔喔我應該這樣寫,他們是︰gUiLLeMoTS :))
http://www.guillemots.com/
(( Read more...))
Sunday, February 10, 2008
where all you skins and mods you get together, make pretend it's 1969 forever...
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半舊不新的人。
戀物成性、積習難改。於是在上次去朋友節目玩之前的準備工作裡,受到不少驚嚇,說驚嚇不過是忘性太嚴重,在房間挑三揀四的過程裡,不斷自言自語大呼小叫︰「搞什麼,我竟然有買這張?」「哇,原來這張我也有耶。」……這些物件東藏西躲的結論是,果然我能把房間變成倉庫,不是沒有原因的。
然後說是無聊為了炫耀,所以挑了單曲小黑膠帶去給朋友看,是的,不能播放只供觀賞。(又不是電視錄影,我果然是神經病。)
七吋小黑膠真是我最愛的格式了,那種尺寸的大小與圖片與包裝,不管怎樣我就是愛不釋手,雖然容量有限播放也不便,但是同一單曲就算小黑膠多來幾個版本我絕對會乖乖就範照單全收。在少得根本談不上收藏的數量裡,特別偏愛的就有好幾件,例如Bernard Butler當年據說是官網會員才有的贈品小黑膠,照片彩碟外面搭配特製折上四道才能封口的透明膠套,利用圖層概念完成整體畫面設計;同樣是照片彩碟還有Muse單曲,排成一列光是展示就令人愉悅;另外也有柔軟輕薄幾乎接近透明投影片的雜誌贈品系(Suede與Shambles都有),甚至有些根本連裡面音樂都不認識就買下手了,例如曾在很久沒去的某小店敗到一張封面是手繪的抱著愛心的熊,只因前一次去該店時看到宣傳明信片上的圖樣然後嚷著說好可愛好可愛,下一次再踏進去時店長像是變魔術般突然就將那張黑膠本體交到我手上,當然免不了我又喊了一次哇好可愛好可愛……
接著翻找十二吋大黑膠時更加確定自己得了失憶症︰Low與Spring Heel Jack合作的那張EP直至現在都沒尋獲過CD版(飆價過高的拍賣物不算的話),但是完完整整的黑膠版根本一直躲在我的房間?我又是何時買下了GYBE與Piano Magic還在4AD時代的單曲黑膠?甚至連電台頭的現場專輯我都收了黑膠版但竟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可以想像在今年度必定遭遇的大型搬遷計畫中,肯定有更多除了唱片之外同樣完全被我遺忘的物品,會不斷破土見日。這種惡習,正如同我們這幾個月來,還不斷發現各種我媽以前買下但根本沒使用過的杯盤、文具、甚至罐頭與食品……(所以是遺傳?哈)
朋友那天看著那些彩碟,忍不住說︰「可見黑膠不死,它只是進化。」只不過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實在非常好奇,現在仍然不斷發行的那些國外單曲,到底還有多少樂迷會只因為一首沒聽過的b-side而下手?除卻像我這種歌迷本命的願打願挨不談,假若相提並論,像是電台頭最新的黑膠加CD大盒裝,怎麼看都比後來發行的單片來得誘人,就算你可能根本沒機會讓黑膠在唱盤上轉動;還有Shambles的第一張專輯,黑膠包裝所使用的紙質或是工於心計的亮膜效果,黑色碟盤上浮雕般的黑色團徽,轉換成CD版就失去那種講究的趣味……雖然這些聽起來比較像是職業病作祟的結論。
我有次在算出門時身上同時可以有多少數位產品︰手機、電腦、iPod、相機、隨身碟、MD或錄音筆……數位化的過程是逃不掉的,同樣的那些經典電影,我媽以前可以不厭其煩地買過VHS版隔幾年再買VCD版又隔幾年再買DVD版,同樣一些老專輯也從黑膠再買卡帶再買CD現在則都存進了電腦。科技進步讓儲存形態不斷改變,偶爾回過頭懷舊卻又覺得有點感慨?有時覺得自己是很矛盾的,雖然我也追逐最新的科技產物,不斷想換電腦換手機換隨身聽,但是我更喜歡手寫的信件、手工拼貼的圖樣、沖洗或印刷的相片,喜歡實體印刷的專輯可以簽名……在去年整理時翻出大學時代母親寫給我的信、錄給我的卡帶,一整箱泛黃的家庭相本,撫摸的觸感彷彿還留著親人當時所投注的心思,深深慶幸能夠擁有這些,甚至還跟老哥開玩笑說,會不會許久以後的人,因為這些倍速化的改變,當他們翻出歷史記錄,卻發現多年前長輩留下的文字與照片檔案,因為格式太舊而無法開啟?
但誰說不可能呢?比如說現在誰還使用1.44磁碟機?(我還有Zip機唷,只是現在只能養灰塵。)
「因為格式太舊而無法開啟」真是我覺得很悲慘的笑話。
理直氣壯地繼續躲在我的敗家倉庫裡,繼續因為重新尋獲的物件而感到幸福。我把那些翻出來的黑膠又堆回原來的位置,也許我又會忘記它們,但是它們始終都會存在。想起老大曾說,他想要把所有CD都儲存成數位格式然後全部清掉,再把同樣的專輯用黑膠一張張收回來。
「為什麼?」我問。
「沒什麼,因為無聊。」
好樣的,我喜歡這個答案。
(( Read more...))
戀物成性、積習難改。於是在上次去朋友節目玩之前的準備工作裡,受到不少驚嚇,說驚嚇不過是忘性太嚴重,在房間挑三揀四的過程裡,不斷自言自語大呼小叫︰「搞什麼,我竟然有買這張?」「哇,原來這張我也有耶。」……這些物件東藏西躲的結論是,果然我能把房間變成倉庫,不是沒有原因的。
然後說是無聊為了炫耀,所以挑了單曲小黑膠帶去給朋友看,是的,不能播放只供觀賞。(又不是電視錄影,我果然是神經病。)
七吋小黑膠真是我最愛的格式了,那種尺寸的大小與圖片與包裝,不管怎樣我就是愛不釋手,雖然容量有限播放也不便,但是同一單曲就算小黑膠多來幾個版本我絕對會乖乖就範照單全收。在少得根本談不上收藏的數量裡,特別偏愛的就有好幾件,例如Bernard Butler當年據說是官網會員才有的贈品小黑膠,照片彩碟外面搭配特製折上四道才能封口的透明膠套,利用圖層概念完成整體畫面設計;同樣是照片彩碟還有Muse單曲,排成一列光是展示就令人愉悅;另外也有柔軟輕薄幾乎接近透明投影片的雜誌贈品系(Suede與Shambles都有),甚至有些根本連裡面音樂都不認識就買下手了,例如曾在很久沒去的某小店敗到一張封面是手繪的抱著愛心的熊,只因前一次去該店時看到宣傳明信片上的圖樣然後嚷著說好可愛好可愛,下一次再踏進去時店長像是變魔術般突然就將那張黑膠本體交到我手上,當然免不了我又喊了一次哇好可愛好可愛……
接著翻找十二吋大黑膠時更加確定自己得了失憶症︰Low與Spring Heel Jack合作的那張EP直至現在都沒尋獲過CD版(飆價過高的拍賣物不算的話),但是完完整整的黑膠版根本一直躲在我的房間?我又是何時買下了GYBE與Piano Magic還在4AD時代的單曲黑膠?甚至連電台頭的現場專輯我都收了黑膠版但竟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可以想像在今年度必定遭遇的大型搬遷計畫中,肯定有更多除了唱片之外同樣完全被我遺忘的物品,會不斷破土見日。這種惡習,正如同我們這幾個月來,還不斷發現各種我媽以前買下但根本沒使用過的杯盤、文具、甚至罐頭與食品……(所以是遺傳?哈)
朋友那天看著那些彩碟,忍不住說︰「可見黑膠不死,它只是進化。」只不過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實在非常好奇,現在仍然不斷發行的那些國外單曲,到底還有多少樂迷會只因為一首沒聽過的b-side而下手?除卻像我這種歌迷本命的願打願挨不談,假若相提並論,像是電台頭最新的黑膠加CD大盒裝,怎麼看都比後來發行的單片來得誘人,就算你可能根本沒機會讓黑膠在唱盤上轉動;還有Shambles的第一張專輯,黑膠包裝所使用的紙質或是工於心計的亮膜效果,黑色碟盤上浮雕般的黑色團徽,轉換成CD版就失去那種講究的趣味……雖然這些聽起來比較像是職業病作祟的結論。
我有次在算出門時身上同時可以有多少數位產品︰手機、電腦、iPod、相機、隨身碟、MD或錄音筆……數位化的過程是逃不掉的,同樣的那些經典電影,我媽以前可以不厭其煩地買過VHS版隔幾年再買VCD版又隔幾年再買DVD版,同樣一些老專輯也從黑膠再買卡帶再買CD現在則都存進了電腦。科技進步讓儲存形態不斷改變,偶爾回過頭懷舊卻又覺得有點感慨?有時覺得自己是很矛盾的,雖然我也追逐最新的科技產物,不斷想換電腦換手機換隨身聽,但是我更喜歡手寫的信件、手工拼貼的圖樣、沖洗或印刷的相片,喜歡實體印刷的專輯可以簽名……在去年整理時翻出大學時代母親寫給我的信、錄給我的卡帶,一整箱泛黃的家庭相本,撫摸的觸感彷彿還留著親人當時所投注的心思,深深慶幸能夠擁有這些,甚至還跟老哥開玩笑說,會不會許久以後的人,因為這些倍速化的改變,當他們翻出歷史記錄,卻發現多年前長輩留下的文字與照片檔案,因為格式太舊而無法開啟?
但誰說不可能呢?比如說現在誰還使用1.44磁碟機?(我還有Zip機唷,只是現在只能養灰塵。)
「因為格式太舊而無法開啟」真是我覺得很悲慘的笑話。
理直氣壯地繼續躲在我的敗家倉庫裡,繼續因為重新尋獲的物件而感到幸福。我把那些翻出來的黑膠又堆回原來的位置,也許我又會忘記它們,但是它們始終都會存在。想起老大曾說,他想要把所有CD都儲存成數位格式然後全部清掉,再把同樣的專輯用黑膠一張張收回來。
「為什麼?」我問。
「沒什麼,因為無聊。」
好樣的,我喜歡這個答案。
(( Read more...))
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sometimes i could cry for miles, but i don't...
昨天去朋友的電台節目玩,本來打算認真查很多資料好好做介紹,結果準備不及,決定就順著音樂內容隨意亂談,聊著聊著發現我和朋友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那就是︰會喜歡上某種音樂或某張唱片,看來就跟談戀愛一樣,要遇上對的時間與對的人,哈。
Guillemots與我遲來的愛戀,對我來說正是這樣。
Guillemots的專輯早在去年一月初便住進了我的電腦,雖然那已經是專輯發行半年後的事情了。會去找這個名字完全陌生(而且應該要奇怪地寫成gUiLLeMoTs才對)的新團來聽,起因是carlos的推薦(喂),在我已經忘記是何時與何地的訪問裡他隨意提到這個「最近在聽且覺得還不錯的新團」,看完後真的好奇去找了,而且心想不會又是個很吵的團吧(喂喂,不知道為什麼但每次不管他說什麼我都覺得很炸)……
但我想我的運氣還真不好,歌曲找回來之後先隨意亂點幾首,偏偏剛好選到的都是他們偏向快版的歌曲,也許是彼時心情所致,雖然根本沒有很吵,但我就像是他們MV中表情不耐最後頭也不回地逃離表演廳的小學生,從此Guillemots便一直只是暫時居住在我的電腦裡而極少與之接近。
不過我的itunes向來自有主張。
直到去年八月中之後,因為某些原因而開始擁有大量獨自在家的時間,聽音樂的音量也就允許放肆起來,於是就在某次任由itunes隨機播放而在其他視窗持續工作的同時,〈São Paulo〉這首歌跳了出來,以令我最無抵抗力的前奏鋼琴橋段瞬間抓住我的聽覺注意。
那時我心裡只想著︰咦?這是誰的歌啊?
馬上切換視窗找尋名稱︰Guillemots,從此我仍然只聽這個樂團的這一首歌而已。並且知道我願意為這一首歌去買這張專輯,〈São Paulo〉值得這樣的衝動力。
然後再度閒置。直到今年一月初val來我家,問著最近有什麼好聽的,我瀏覽著itunes,其實幾乎都不是新團或新專輯……突然就想到了Guillemots,甚至還警告她「這團可能會有點吵」,但是放完〈São Paulo〉之後她也完全被征服了。她在我的電腦上隨即查起相關介紹,最後我們發現youtube上的表演影片,「搞什麼!這團竟然可以搞到表演時跟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一起合作哪!」
搞什麼!為什麼我之前覺得他們是個很吵的團啊?!
後來我終於認真聽完專輯《Through the Windowpane》,才發現他們對我來說根本不該是個只因為一首歌而去買的樂團。就像是什麼風格都想試試看,掛名的團員雖然只有普通編制的四人組合,現場演出時卻加入許多傳統配器,例如saxophone、double bass之類,將音樂延伸出另一種豐富層次;可以用交響樂團做背景然後舒緩吟唱,也可以鼓與貝斯節奏強勁,可以吉他reverb延展不斷像是瀰漫著濃密煙霧,也可以最簡約的鍵盤音效搭配搶眼而憂鬱的主唱聲線,甚至可以快樂到把背景合音弄得像是超級芭樂的流行歌曲……說實話主唱的音色會給我很多熟悉的感覺,基本上不脫離Aqualung、Damien Rice這一掛乾淨清新又情緒豐沛的風格,簡言之就是我會喜歡的那一種。
後來發現主唱Fyfe Dangerfield曾以個人名義翻唱Larrikin Love的〈Well, Love Does Furnish a Life〉,並且是收在Larrikin Love的同名單曲數位限定版本中,同樣一首原本由Edward Larrikin唱來碰碰跳跳的青春男孩歌,突然180度大轉變成為Fyfe式的憂鬱傷懷小調。而我最樂的莫過於喜歡的歌手總是不斷地一起攜手合作啊。(Edward一定是人見人愛吧!先有Patrick後有Fyfe現在又有Drew……喔喔不過我離題了)
巧合地在最新一期的IdN裡,讀到在國外製作出大量音樂商品設計的Big Active公司的創意總監Gerard Saint的訪問,問到他認為視覺藝術與音樂間有什麼關連?他回答︰「今天早上我讀到The Guillemots樂團的Fyfe Dangerfield主張音樂在現實中,是沒有準則的音樂形式。音樂只存在於它被演奏的時刻,其他時候則是無形的。他說︰『音樂只是空氣,之後就消失了。』我喜歡這樣的觀感,也許這也是音樂和視覺藝術間的關連所在。也許視覺藝術也是能讓虛無縹緲的東西好像能被看見的方式吧。」
但是那種被感動的心緒卻一直沒有消失。
仍然繼續反覆聽著〈São Paulo〉,val寫著「在聖保羅邊走邊哭也沒關係」,讓我想到紓緩如同流浪般的晃蕩。而我對這歌的感觸是更為猛烈的,或許因為它出現在我生命中最闇黑的時刻,於是每句歌詞都轉而覆載了更為巨大的自我詮釋,彷彿能夠跟著那些低迴又激昂的吟唱,直接勾勒出完整的情節畫面,「有時我可以哭上許多遍,甩下背包,然後不回頭地遠遠逃跑」,多麼猛烈而電影式的意象。(也許我只是想起了Kammerflimmern的結尾?)但我曾是那樣相似的,壓抑與渴望,無人可說,只想吶喊與無法哭泣(給我個醫生、給我個愛人、給我個戰士、給我個出口)……
而激動之後的結尾其實是輕靈的音樂盒聲……剛好就可以順著接聽希望之國的〈Left〉。
再加上Dears的〈Find Our Way to Freedom〉,這些歌聯合起來為我的那段日子完成了描述。
或許「我不想/我不要」總是那段時間唯一難以擺脫的內在情緒……
儘管此刻在整條街道上你發現還是只有你自己,邊走邊哭著。
Sometimes I could cry nine times
Drop my bags and run for miles
Sometimes I could live nine lives
But I won't, but I won't.
---
搭配交響樂團、編制強大的現場版!
http://tw.youtube.com/watch?v=Ei3ZJJ9zqOY
(( Read more...))
Guillemots與我遲來的愛戀,對我來說正是這樣。
Guillemots的專輯早在去年一月初便住進了我的電腦,雖然那已經是專輯發行半年後的事情了。會去找這個名字完全陌生(而且應該要奇怪地寫成gUiLLeMoTs才對)的新團來聽,起因是carlos的推薦(喂),在我已經忘記是何時與何地的訪問裡他隨意提到這個「最近在聽且覺得還不錯的新團」,看完後真的好奇去找了,而且心想不會又是個很吵的團吧(喂喂,不知道為什麼但每次不管他說什麼我都覺得很炸)……
但我想我的運氣還真不好,歌曲找回來之後先隨意亂點幾首,偏偏剛好選到的都是他們偏向快版的歌曲,也許是彼時心情所致,雖然根本沒有很吵,但我就像是他們MV中表情不耐最後頭也不回地逃離表演廳的小學生,從此Guillemots便一直只是暫時居住在我的電腦裡而極少與之接近。
不過我的itunes向來自有主張。
直到去年八月中之後,因為某些原因而開始擁有大量獨自在家的時間,聽音樂的音量也就允許放肆起來,於是就在某次任由itunes隨機播放而在其他視窗持續工作的同時,〈São Paulo〉這首歌跳了出來,以令我最無抵抗力的前奏鋼琴橋段瞬間抓住我的聽覺注意。
那時我心裡只想著︰咦?這是誰的歌啊?
馬上切換視窗找尋名稱︰Guillemots,從此我仍然只聽這個樂團的這一首歌而已。並且知道我願意為這一首歌去買這張專輯,〈São Paulo〉值得這樣的衝動力。
然後再度閒置。直到今年一月初val來我家,問著最近有什麼好聽的,我瀏覽著itunes,其實幾乎都不是新團或新專輯……突然就想到了Guillemots,甚至還警告她「這團可能會有點吵」,但是放完〈São Paulo〉之後她也完全被征服了。她在我的電腦上隨即查起相關介紹,最後我們發現youtube上的表演影片,「搞什麼!這團竟然可以搞到表演時跟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一起合作哪!」
搞什麼!為什麼我之前覺得他們是個很吵的團啊?!
後來我終於認真聽完專輯《Through the Windowpane》,才發現他們對我來說根本不該是個只因為一首歌而去買的樂團。就像是什麼風格都想試試看,掛名的團員雖然只有普通編制的四人組合,現場演出時卻加入許多傳統配器,例如saxophone、double bass之類,將音樂延伸出另一種豐富層次;可以用交響樂團做背景然後舒緩吟唱,也可以鼓與貝斯節奏強勁,可以吉他reverb延展不斷像是瀰漫著濃密煙霧,也可以最簡約的鍵盤音效搭配搶眼而憂鬱的主唱聲線,甚至可以快樂到把背景合音弄得像是超級芭樂的流行歌曲……說實話主唱的音色會給我很多熟悉的感覺,基本上不脫離Aqualung、Damien Rice這一掛乾淨清新又情緒豐沛的風格,簡言之就是我會喜歡的那一種。
後來發現主唱Fyfe Dangerfield曾以個人名義翻唱Larrikin Love的〈Well, Love Does Furnish a Life〉,並且是收在Larrikin Love的同名單曲數位限定版本中,同樣一首原本由Edward Larrikin唱來碰碰跳跳的青春男孩歌,突然180度大轉變成為Fyfe式的憂鬱傷懷小調。而我最樂的莫過於喜歡的歌手總是不斷地一起攜手合作啊。(Edward一定是人見人愛吧!先有Patrick後有Fyfe現在又有Drew……喔喔不過我離題了)
巧合地在最新一期的IdN裡,讀到在國外製作出大量音樂商品設計的Big Active公司的創意總監Gerard Saint的訪問,問到他認為視覺藝術與音樂間有什麼關連?他回答︰「今天早上我讀到The Guillemots樂團的Fyfe Dangerfield主張音樂在現實中,是沒有準則的音樂形式。音樂只存在於它被演奏的時刻,其他時候則是無形的。他說︰『音樂只是空氣,之後就消失了。』我喜歡這樣的觀感,也許這也是音樂和視覺藝術間的關連所在。也許視覺藝術也是能讓虛無縹緲的東西好像能被看見的方式吧。」
但是那種被感動的心緒卻一直沒有消失。
仍然繼續反覆聽著〈São Paulo〉,val寫著「在聖保羅邊走邊哭也沒關係」,讓我想到紓緩如同流浪般的晃蕩。而我對這歌的感觸是更為猛烈的,或許因為它出現在我生命中最闇黑的時刻,於是每句歌詞都轉而覆載了更為巨大的自我詮釋,彷彿能夠跟著那些低迴又激昂的吟唱,直接勾勒出完整的情節畫面,「有時我可以哭上許多遍,甩下背包,然後不回頭地遠遠逃跑」,多麼猛烈而電影式的意象。(也許我只是想起了Kammerflimmern的結尾?)但我曾是那樣相似的,壓抑與渴望,無人可說,只想吶喊與無法哭泣(給我個醫生、給我個愛人、給我個戰士、給我個出口)……
而激動之後的結尾其實是輕靈的音樂盒聲……剛好就可以順著接聽希望之國的〈Left〉。
再加上Dears的〈Find Our Way to Freedom〉,這些歌聯合起來為我的那段日子完成了描述。
或許「我不想/我不要」總是那段時間唯一難以擺脫的內在情緒……
儘管此刻在整條街道上你發現還是只有你自己,邊走邊哭著。
Sometimes I could cry nine times
Drop my bags and run for miles
Sometimes I could live nine lives
But I won't, but I won't.
---
搭配交響樂團、編制強大的現場版!
http://tw.youtube.com/watch?v=Ei3ZJJ9zqOY
(( Read mor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